江西省吉安軍分區構建區域聯合組訓模式
江西省吉安軍分區構建區域聯合組訓模式
打破地域壁壘 共享訓練資源

各縣(市、區)民兵骨干跨區域開展野外識圖用圖訓練。省吉姚 新攝
中國國防報訊 鐘志光、安軍記者龍禮彬報道:峽江縣民兵到毗鄰的分區永豐縣訓練基地開展基地化輪訓,井岡山市人武部組織舟艇民兵分隊到吉州區官溪水庫進行水上課目訓練,構建青原區人武部邀請吉安縣高新技術產業園無人機分隊教員教授無人機操作技能……近日,區域江西省吉安軍分區打破地域限制,聯合讓轄區各人武部共享訓練資源,組訓全面提升民兵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模式能力素質。
吉安軍分區領導介紹,江西過去由于各縣(市、省吉區)民兵訓練場地分布不均、安軍組訓力量參差不齊,分區轄區各單位組織民兵訓練大多各自為戰,構建訓練效率不高。區域為此,今年民兵訓練中,他們打破地域壁壘,構建區域聯合組訓模式,對全市的專業訓練場地、教學組訓能手、模擬訓練器材等訓練資源進行全面摸底,通過采取全市調劑、重新規劃、拆分合并等方式,在全市范圍內統一合理調配訓練資源。
“打破地域限制,共享訓練資源,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提高民兵專業技能,是我們的一個有益嘗試?!避姺謪^領導告訴筆者,民兵組訓前,各縣(市、區)上報民兵訓練計劃和場地需求,軍分區業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統一協調分配訓練場地和使用時間。入夏以來,該軍分區20多個民兵專業訓練場地得以統一分配、上百名教練員開展交叉巡回互訓、數十件模擬訓練器材集中調配使用,民兵專業訓練“訓不夠、吃不飽”的現象得到明顯緩解。
吉安縣是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轄區內有豐富的新質民兵潛力資源?;诖?,該軍分區組織全市無人機操作手統一在吉安縣集訓。
吉水縣水文氣象專業民兵的專業素質在全市排名靠前,多次高標準完成相關專項任務。為發揮好這批教學骨干的酵母作用,他們從中挑選一批能示范、善組訓、懂指揮的教學骨干赴各縣巡回施教傳授技能。這些優質的“外援”為其他單位注入新鮮的血液,補齊了民兵戰斗力的短板弱項。
“通過此次集訓,民兵分隊不僅業務素質提升了,戰斗作風也得到加強?!避姺謪^戰備建設處參謀肖黎貴介紹,接下來,他們將加大與駐軍部隊、地方企業、特種行業、新質力量的聯教聯訓力度,努力探索資源共享、裝備共用、人才共建的新路子。
短評
一個“跨”字顯智慧
■龍禮彬
民兵擔負著支援保障部隊、保衛重要目標、維護社會治安和搶險救災、應急處突等多樣化軍事任務,其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質效。
然而,現實中,各地開展民兵訓練,存在場地分布不均、組訓力量參差不齊等問題。許多單位搞民兵訓練各自為戰,導致有的“訓不夠、吃不飽”,有的則是“吃不完、剩得多”。如何通力合作實現民兵訓練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如何破解不同專業民兵的訓練需求各異、“眾口難調”的問題?
江西省吉安軍分區打破傳統觀念,按照“缺什么練什么、哪里弱補哪里”的原則,采取“跨域組訓”的方式,構建區域聯合組訓模式,走開交流聯動、互鑒互學的路子,這種做法不失為一種創新之舉。
獨木不擋風,單兵難排陣。有了真正的共享,必然促進真正的聯合。遂行多樣化任務,講究體系支撐、聯合制勝。這就要求各級在組織民兵訓練時,要樹立“一盤棋”思想,破除教學骨干流通的藩籬,堅持聚焦備戰打仗,堅持實戰實訓,共享訓練資源,在“統”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有效提升民兵戰斗力建設,推動民兵訓練工作走深走實。

?
本文由:江西省吉安軍分區構建區域聯合組訓模式提供